穿越硝烟的歌声——《游击队歌》
发布时间:2018-01-25 信息来源:邵阳市委党校 作者:邵阳市委党校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81年前,这首曲调轻快、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战歌,以极具战斗力、感染力的词曲,生动描述了游击队健儿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其歌词吻合我军游击战法,受到热烈欢迎,曾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抗日战歌就是一代音乐宗师贺绿汀的传神之作。贺绿汀,邵东人,当代著名人民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参加邵阳工农运动和广州暴动,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歌曲和音乐教育理论著作等身,以一首《牧童短笛》一举成名,《游击队歌》成为传世经典,毛泽东称赞:“《游击队歌》写得好”。

19378月,日本侵犯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上海军民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贺绿汀和进步文化人士宋之的、塞克等一起加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到抗战前线宣传抗日救亡。那年冬天,他们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临汾时,八路军办事处正在临汾城西郊刘庄,办事处主任彭雪峰特意送了有关敌后军民开展游击战的文件资料,游击队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了他。这时,他们参观了八路军总部新成立的一个炮兵团,指战员们纷纷指着从日寇手里缴获来的一门门大炮非常兴奋告诉他:“咱们从陕西出发时还没有一门大炮,这些大炮都是从日寇手里缴获来的”。在前线演出的日子里,贺绿汀与指战员们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在听了朱德、任弼时、贺龙等首长的报告后,进一步了解了抗战的形势和策略,认识到打败日本侵略者,既要靠正规军,又要靠游击队。

这年冬天的一个寒夜,在一农户冰冷的煤仓里,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一股要为游击健儿谱写英雄赞歌的冲动和灵感像山泉般迸发而出,在八路军抗战前线一幕幕所见所闻掠过脑海,化作一串串激越火热的音乐旋律,连词带曲、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创作出名垂青史的军旅歌曲——《游击队歌》。

在洪洞县高庄召开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演,得到朱德、任弼时、刘伯承、贺龙等高级将领的一致好评。朱德说:“写出了我们游击队员的英勇气概,八路军正需要这样的歌。”杨得志专程请贺绿汀教战士们唱这首歌,并说:“一定要唱会《游击队歌》,我们才出征”。这首歌成了八路军战士最热爱的一首战歌,年青人唱着它奔向延安,战士们唱着它赶赴战场,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

19437月的一个晚上,在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部礼堂文艺联欢会上,《游击队歌》再次响起,歌声刚落,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毛泽东正在现场,周扬把指挥者贺绿汀领到他面前,介绍说:这是《游击队歌》的词曲作者贺绿汀同志。”毛泽东握着贺绿汀的手说:“你的《游击队歌》写的很好啊,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从此,《游击队歌》从延安这片热土上传唱开来,成为鼓舞全国军民抗日杀敌的进行曲。

贺绿汀在我国音乐界建树颇多,德高望重,赢得中共几代领导人对他的关爱和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的音乐唤醒了一个民族,催人奋进。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为贺绿汀从事音乐工作70年题词:谱写生活的强音,讴歌人民的事业。

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决胜小康、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游击队歌》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那激越豪迈、热血沸腾的旋律仍将在新时代回响。

(中共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作者:罗志元)

  打印            关闭窗口

联系邮箱:smqzxx@126.com 邮编:422206

版权所有: 中国共产党邵阳市委员会党校 邵阳行政学院 邵阳市社会主义学院

©2022-2032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39-53588448 备案号:湘ICP备20240435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