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喆,1906年8月出生于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镇光辉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开始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平江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国解放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军区司令员,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校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姚喆作战勇猛,对敌凶狠,由于长期跟随彭德怀作战,身上颇有“横刀立马”将风,是彭老总的手下爱将,对他颇为赏识。1934年10月,姚喆在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十团团长等职,职责就是保卫中央首长和机关安全的重任,姚喆出色地完成任务。毛泽东为此曾评价:“姚喆‘护驾’是有功的”!
姚喆是一位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见证了共和国从摇篮到成熟所有的历程,参加了所有革命时期几乎所有重要战役,百战余生。1934年1月25日,在福建沙县战斗中,姚喆亲率红十团主攻连50余人突击入城,与反扑之敌展开激烈巷战和白刃格斗。黑夜里,他被隐藏在街巷拐角处的敌兵砍伤左脸颊,伤愈后留下一条三寸多长、一指多宽的刀痕。从此,有了“姚一刀”的别称。
他打仗从来都是不顾生死,当战士时如此,升任将军后也没有改变,冲锋陷阵的时候,连警卫员都追不上他。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加过收复晋西北七城等战斗,杀得敌人闻风丧胆,作战凶悍的日军听到对手是“姚一刀”都为之胆寒。另外,姚喆还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姚喆将军一生有许多的趣闻轶事,其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他1950年回乡探亲途中偶遇饥民,强行拦下运粮军车分粮赈灾的故事。
1950年,时年44岁的姚喆回家探亲,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他本以为革命胜利了,乡亲们的日子会很快好起来。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带着警卫员开着车一进入家乡邵阳就看到大路上黑压压的都是逃荒要饭的人群,人群中有老人、小孩还有孕妇等,于是他亲自下车询问情况。
群众告诉他,连年战争已让日子苦不堪言,国民党军队撤退的时候,又将所有的粮食都抢光,连种粮也没给他们留下,还烧光了他们的房子,加之残匪不断骚扰抢掠和自然灾害频发,当地政府调集的粮食还未到位,他们不得不出外逃荒,否则只能饿死在家里。
姚喆听后,满腹愁绪。他本是农民出身,天生对农民都有一种特殊感情。参加革命就是为了让天下穷苦百姓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可革命胜利了,如今看到农民还在受苦,他心中更不是滋味,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也不禁潸然泪下。
这事搞得他连回家的心情都没了。此时恰巧往前线运送军粮的车队驶来,姚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他命警卫员将车队拦下,负责押送粮食的军官和地方干部对姚喆早有耳闻,他们礼貌地向姚喆敬礼,然后说:“首长,我们运送的这批粮食是军粮,前线部队还等着吃饭,请您放行。”姚喆是个暴脾气,一听这话,大声吼道:“乡民们都快饿死了,你们就这么忍心,见死不救?”押粮的军官如实回答:“我们也是奉命运粮,饥民的事不归我们管,我们也无力解决。”姚喆将军说:“混帐,我们军队打仗不就是为了老百姓吗?你们不管我来管!”说完,姚喆命令警卫员将运粮车队的粮食全部强制卸下,就地分给当地群众。运粮的干部及军人都知道姚喆的暴脾气,想拦也不敢拦。此时一个地方干部好心提醒:“抢军粮,按军法可是要枪毙的!”姚喆毫不在乎回应一句:“老子今天就是杀头也要让百姓吃顿饱饭!
就这样,车队的粮食很快就被分光了。姚喆留下自己的姓名和所在部队番号后驱车离去,负责筹集军粮的干部认为在湖南剿匪的解放军部队都不归姚喆管,另外他也不是地方官员,说到天边也没有权力处置军粮。几天后,一封以“纵兵抢粮”为名的“告状信”从邵阳县翻山越岭到达首都北京。中央很快派人下来调查,姚喆也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看到受苦逃难的老百姓,一时心急才意气用事了。他向调查组诚恳检讨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接受组织对自己的任何处分。调查组把所调查的情况带回去并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鉴于老一辈革命家大多出身工农,长期艰苦革命过程中与工农结下深厚的感情,而姚喆心系百姓的本义是好的,只是一时冲动才犯下错误。最后,中央只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推荐单位:中共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邮箱:smqzxx@126.com 邮编:422206
版权所有: 中国共产党邵阳市委员会党校 邵阳行政学院 邵阳市社会主义学院
©2022-2032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39-53588448 备案号:湘ICP备20240435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