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三点姚喆将
发布时间:2022-06-08 信息来源:邵阳市委党校 作者:邵阳市委党校

姚喆,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人。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姚喆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毛泽东曾三点姚喆将,可见毛泽东对姚喆的信任与老乡情谊。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此时遵义城刚刚打下,城外是国民党重兵围堵,城内各种势力交织,还来不及清除,中央政治局领导成员及参会的各级将领齐聚遵义旧城区,在这么复杂危险的环境中召开大规模的高级别会议,其安保难度和重要性可想而知。由谁来挑这么一副重担呢?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开始时,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了保卫团,姚喆任团长并兼任第二纵队代参谋长,一路护送中央机关长征。鉴于保卫团一路上的良好表现,经毛泽东提议,姚喆专任保卫团团长,专门负责遵义会议的安全警卫工作。毛泽东是把中央领导人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了姚喆。姚喆临危受命,在刘伯承参谋长和国家政治保卫局邓发(1946年与叶挺一起因飞机失事而牺牲)局长的领导下,详细察看开会的地点及会场附近的地形和环境,精心设计警备方案,严密部署兵力和哨卫。“政治保卫团的官兵们十分谨慎认真,布置警戒,护送首长来回,一丝不苟。”很多军史资料都这么评价。政治保卫团政委张南生(1955年中将)在他的回忆录《遵义会议的光芒》一文里写道:“政治保卫团的官兵圆满完成了遵义会议的警卫任务,受到了党中央、中革军委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并与遵义会议一起载入了历史的史册。”遵义会议后红军进行缩编,军长任师长,师长任团长,依此类推。唯有姚喆平调仍任第三军团四师十团团长。姚喆率部保卫党中央、毛主席一路北上胜利抵达陕北根据地。对于姚喆在长征中的表现,毛泽东曾评价:姚喆同志“护驾有功”!后来毛泽东亲手建立的8341警卫部队就是以遵义会议政治保卫团为老班底,姚喆就是这支神奇部队的首任军事主官。

1938年,根据抗日形势需要,毛泽东想从北面打通一条国际交通线,以便得到苏联的外援。这是当时党中央和毛泽东政治、军事、经济上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项重大决策由谁去具体实施呢?毛泽东再次点了姚喆的将。1938年7月29日,姚喆和李井泉(解放后西南局书记)率领大青山支队2500名将士从山西五寨出发,踏上了挺进大青山的征途。这次任务对姚喆来说是极其艰苦的挑战:面临环境艰苦、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兵力给养不足、民族政策问题等,特别是步兵改骑兵,在南方游击战中依托山地作战积累的战术在这里派不上用场。姚喆提出了“一边打仗一边建,一边行军一边练”的口号,创立了骑兵游击战新战法,很快大青山抗日游击支队成为一支强劲的骑兵部队,并建立了具有草原特色的游牧式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底,西进河套的日寇在遭受傅作义部队重创后,全部撤回大青山地区。从4月开始,对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发动接连不断的扫荡。根据党中央指示,姚喆率领大青山骑兵支队在东到集宁,西至武川,南抵平绥铁路,北达乌兰花、土牧尔台的广大区域内,以连为单位分散活动,时而以骑兵快速奔袭薄弱之敌,时而迅速转移避开敌之主力,时而在山地丘陵与敌人兜圈子,时而又声东击西迷惑敌人,使日寇发动的5次扫荡没有一次能够得逞。日寇领教过姚喆的厉害,只要听说是姚喆率领骑兵部队来了,就吓得不敢前进。从1938年8月至1945年日军投降,姚喆坚持在大青山与日军艰苦作战7年,开辟出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一直如一把尖刀插在内蒙大草原上。虽然中央向北打通通往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因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放弃,但姚喆部队在北面起到了牵制日军的良好效果。叶剑英元帅曾评价说:从全国抗日根据地来说,大青山根据地是最艰苦的!

1956年8月,毛泽东想派人去看望住在南昌的贺子珍。谁去最合适?毛泽东再次想到姚喆。当时贺子珍神志有些不清,很多红军时期的老同志去看她,她都或闭门不见,或认不出来。可当人通报说姚喆来了时,贺子珍快步走出门口迎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老姚,你没死啊,你到哪去了,怎么现在才来看我!”据一同前去的姚喆的夫人张秀英同志回忆:贺子珍见到姚喆时很高兴,两人谈了近两个小时,主要是回忆井冈山时期、长征路上的一些人和事,时而大笑,时而伤感,临别时还送了姚喆一包茶叶,完全看不出是个神志不清的人。这与姚喆和贺子珍在井冈山、长征途中建立起来的深刻的战斗情谊是分不开的。当姚喆将这些情况汇报给毛主席时,主席心感欣慰。姚喆家中现厅堂正面挂着一幅大照片,这是长征途中过雪山后拍摄的一张合影,上有毛泽东、朱德、贺子珍、姚喆等。据张秀英老人介绍,这张照片是七十年代国家军事家博物馆副馆长徐文博(徐海东大将儿子)专程从北京到武汉军区姚喆家中,请姚喆辩认合照上的一些人物,后来杨得志(上将)也专程来电话,共同核对,经过好多老将军的确认后才把这张照片中的人名一一补出。现该照片珍藏在国家军事博物馆。姚喆的长子姚普明特请绘画专家将照片绘成彩色画,悬挂于厅前正中。

(推荐单位:双清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打印            关闭窗口

联系邮箱:smqzxx@126.com 邮编:422206

版权所有: 中国共产党邵阳市委员会党校 邵阳行政学院 邵阳市社会主义学院

©2022-2032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39-53588448 备案号:湘ICP备2024043500号-1